現代社會中,肥胖人口比率節節上升。雖然為了身體健康著想,但美食當前,仍難以節制口慾。該如何增加飽足感,吃得少少的就可以感到很滿足?以下有幾個辦法幫你騙過大腦,擺脫無底洞的胃袋,不用吃太多就能感覺飽足。 

一、先吃顆蘋果 

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水分、空氣和纖維質,可以包住你的腸胃,在小腸產生「填滿」的信號。例如蘋果就含有25%的空氣,在消化過程中可以產生GLP-1激素,給大腦飽足感。 

訣竅是在餐前食用高飽足感食物。阿爾斯特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教授Robert Welch說:「這些食物讓你較早產生飽足感,之後也不會因為要補償而吃更多。」 

二、增加蛋白質攝取 

蛋白質在所有食物種類(還有碳水化合物、脂質)中是最具飽足感的。 

蛋白質能提升腦內飽足感激素PYY分泌,增加小腸的葡萄糖釋出,達到雙倍飽足感。 

三、選擇黏稠食物 

食物的質地對飽足感影響很大。可以多選擇濃湯狀食物。 

兩盤份量相同的食物,其中一盤煮成湯狀。Welch教授說,濃湯狀的那盤可以延長飽足感。 

雪梨大學教授研究食物給人的飽足感,發現盡管成分相同,但比較黏稠的那碗可以讓人吃得比較飽。換句話說,吃乾馬鈴薯片會攝取到很高的熱量,但又不容易覺得飽。 

四、飲料不會增加飽足感 

盡管稠粥狀食物可以增加飽足感,但是灌飲料卻沒有用。Johnstone教授說:「飲料帶來的飽足感非常弱。你可能會從飲料裡攝取大量的熱量,卻仍然飢腸轆轆。」 

因為飲料不用咀嚼,消化也容易,所以不會讓腦部有飽足訊息。 

五、專心進餐 

研究顯示,如果不專心吃飯,像是邊吃飯邊看電視,你會不知不覺中吃下多70%的食物。和家人及朋友一同吃飯也有同樣的效果。 

從容並專心的咀嚼你的每一口食物,可以增加飽足感激素分泌,讓你不會狼吞虎嚥得吞下過多熱量。

新頭殼newtalk 2010.08.04 陳怡潔/編譯報導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盛的便宜網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